今年4月8日,本報刊發了《特殊稅務重組處理:合并方可彌補的虧損額如何確定?》一文,受到讀者廣泛關注,讀者對確定虧損限額的國債利率如何取數很感興趣。
利率如何取數引發討論
根據《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》(財稅〔2009〕59號)規定,企業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時,被合并企業合并前的虧損,可以由合并企業承繼,在合并企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進行虧損彌補。這種情況下,合并企業可彌補的被合并企業虧損的限額=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×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。
由此可見,計算公式中的“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”,將直接決定合并企業可彌補虧損限額,進而影響合并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。文章提到,合并企業A公司與被合并企業B公司之間的合并業務發生在2021年9月,B公司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為4842.58萬元。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末,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國債利率為5.31%,并據以確定可彌補虧損限額。文章見報后,有讀者提問:5.31%是如何確定的?
實務中存在三種觀點
實務中,對于“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”如何取數,存在三種不同的觀點。
第一種觀點認為,應為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,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國債到期收益率。納稅人可在中國債券信息網(網址:https://www.chinabond.com.cn/)中,通過“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”查詢。查詢顯示,2021年12月31日待償期為50年的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.435%。
2019年,財政部在一次與納稅人的官方互動中答復:近10年來每年年末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等相關信息,可在中國債券信息網首頁“中債價格指標—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”欄目進行查詢。也就是說,財稅〔2009〕59號文件所說的國債利率,就是指當年12月31日償債期為50年的國債到期收益率。
第二種觀點認為,應為合并業務發生當年,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國債利率。該利率可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進行查詢。查詢顯示,2021年當年,國家發行了一期50年國債,票面利率為3.76%。這種觀點認為,凈資產公允價值取數于當年,那么利率也應該取當年發行的國債利率??梢岳斫鉃楹喜⒎匠薪觾糍Y產,按當年國債利率,凈資產能產生多少收益,以此為限額計算可彌補的虧損。
第三種觀點認為,應為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,歷年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國債利率。該利率同樣可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進行查詢。查詢顯示,從2009年開始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國家共發行了22期50年國債,票面利率最高為5.31%。
這種觀點主要是從字面進行理解,認為“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”,并沒有明確要求是“當年發行”。如果按照第一種觀點取數,文字表達應該為“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國債到期收益率”,不需要在前面加上“截至”二字,并且應該明確為到期收益率;如果按照第二種觀點取數,文字表達應該為“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國債利率”,不需要在前面加上“截至”二字,“當年”后面也不需要有“年末”二字。
按照三種觀點確定的國債利率不同,企業可彌補虧損限額也不相同。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金額越大,對企業應納稅額的影響也越大。
重視“有利于納稅人”原則
從法律條文的解釋方法來看,上述三種觀點,其實都采用了文義解釋的方法,只是各自對文字的理解有差別,三種觀點也都有各自的理由,不影響政策的執行,也不違背立法原意。
筆者認為,當政策條文存在多種解釋時,從一些稅收規范性文件所明確的“有利于納稅人”原則出發,納稅人可以從上述三種觀點中取最高值,來計算確定可彌補虧損限額。為了防范后續爭議,納稅人可提前與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溝通,達成一致意見。
網站seo優化 | 寰球簽證網 | 廣州注冊公司 | 400電話申請 | 上海注冊公司 | 北京審計公司 | sd-wan | 北京軍海醫院 | 廣州公司注冊 | 杭州代理記賬 | 成都注冊公司 | 昆山注冊公司 | 注冊公司 | 節稅網 | 注冊?;饭?/a> | 注冊食品公司 | 注冊醫療器械公司 | 辦公室咖啡服務 | 咖啡機租賃 | 上海網站優化 | 上海代理記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