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發生以來,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推出線上辦、隨時辦、容缺辦、延期辦、簡化辦等服務舉措,開通戰“疫”特別通道。
“世界500強”歐萊雅集團幾天前設立了其在中國的首家投資公司——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,將開放式創新投資引入中國。但受疫情影響,外籍高管無法簽署相關登記文書。在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的幫助下,新公司以“遠程預審+后補材料原件”形式完成了注冊,得以順利布局新業務。
疫情發生以來,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推出線上辦、隨時辦、容缺辦、延期辦、簡化辦等服務舉措,開通戰“疫”特別通道,確保疫情防控、托底保供、重大項目、重點項目做到“秒”批,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用減成本、減負擔等一系列“減法”為企業復工復產、健康發展“加力”。
27個項目通過“容缺機制”順利落“滬”
適逢在華投資興業25周年之際,歐萊雅集團5月9日宣布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,注冊資金1億元,落戶奉賢區東方美谷核心區內的臨港南橋科技城,致力于投資創新美妝科技。受疫情影響,新公司設立之時遇到了不少難題,比如,外籍高管因疫情原因無法簽署相關登記文書,導致注冊進程一度受阻。
針對疫情防控、托底保供、重點項目等相關市場主體的登記需求,市場監管部門開辟綠色通道,快速辦理。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奉賢區市場監管局進行遠程“云溝通”“云指導”,允許企業先行辦理電子版申請材料,隨后補齊材料原件,幫助企業快速落“滬”。
“成立這家投資公司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。”歐萊雅北亞區及中國首席企業事務與公眾聯動官蘭珍珍表示,該投資表明了歐萊雅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遠信心,這份信心不僅源于對上海經濟前景的看好,“更來自更好的服務保障,更優的營商環境”。
像歐萊雅集團一樣,近期不少企業在注冊、變更、投資等方面遭遇了燃眉之急,市市場監管局推出的“容缺機制”幫上了大忙。據悉,目前已有27個項目通過“容缺機制”順利落“滬”。近日,mRNA新冠疫苗重點研發單位——中生復諾健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的股東,以“遠程預審+后補材料原件”形式,半天內快速完成增資1.2億元的變更登記,解決了企業研發資金緊缺的燃眉之急。上海國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有一支基金的營業執照變更登記必須在5月12日之前完成,市市場監管局了解情況后,提出“先網上審核、后提交紙質文件”方式,幫助企業搶在截止日期前“化險為夷”。
已對5878家企業進行遠程登記輔導
東富龍包裝技術(上海)有限公司是東富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,前段時間,公司執行董事鄭效友有點急:公司經營期限即將到期,如不能及時辦理備案更新,將影響公司外國專家的工作許可延期,從而影響到企業核心業務的正常開展。
閔行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公司困難后,隨即安排專人對接,通過遠程登記輔導的方式,幫助該公司順利辦理經營期限延期備案。“我現在總算心落定了。”鄭效友說,“如果公司的外國專家拿不到工作許可,我都不敢想會有什么后果。”
眼下,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好,企業正有序復工復產。優化服務,對企業、特別是中小微企業“幫一把”的力度也在加大。各區市場監管局主動把服務送到企業“家門口”,加強登記政策輔導,明確辦理渠道和辦理流程,通過郵箱、微信、QQ、“云講堂”等方式,在線上進行登記輔導,及時解決申請人在登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來自市場監管的數據顯示,4月以來,上海已對5878家企業進行遠程登記輔導。
6106戶企業“全程網辦”取得營業執照
疫情之下,各區企業注冊的需求仍不間斷,不少企業在疫情期間積極調整策略,布局新業務,開辟新賽道。企業有需求,市場監管部門就“不打烊”。4月以來,全市已有6106戶企業通過“全程網辦”取得營業執照。
4月28日,上海安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,注冊資本500萬元,目前已可正常經營。“上午10點剛提交申請,下午2點,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就通知我可以領取電子營業執照了。”公司總經理李東玫原以為疫情期間辦理營業執照會比較折騰,沒想到時間更短了。
前來“試試看”提交登記申請的企業,不止安咹信息科技一家。疫情發生以來,市場監管部門也引導了更多辦事對象全程網上辦理登記注冊業務,推行網上申報、網上簽署、網上核準、網上發照等全流程無紙化在線辦理模式。
上海各市場主體正有序復工復產,市場監管部門主動作為,以政策上的“減負”為市場主體發展“加力”。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彥峰表示,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和市場逐步恢復,我們將加大力度助企紓困,解決市場主體的‘急難愁盼’問題,幫助企業更快走出困境。”
網站seo優化 | 寰球簽證網 | 廣州注冊公司 | 400電話申請 | 上海注冊公司 | 北京審計公司 | sd-wan | 北京軍海醫院 | 廣州公司注冊 | 杭州代理記賬 | 成都注冊公司 | 昆山注冊公司 | 注冊公司 | 節稅網 | 注冊?;饭?/a> | 注冊食品公司 | 注冊醫療器械公司 | 辦公室咖啡服務 | 咖啡機租賃 | 上海網站優化 | 上海代理記賬 |